如果一定要为“骨法”找一个相近的词语,也许只有传统武术中所谓的“内力”勉强可以比拟。
“骨法”与“内力”,体现在对矛盾两端的双向调节上,所以能做到刚柔相济、巧拙相成、虚实相生,“稳不俗,险不怪,老不枯,润不肥”。反之,如果违背“骨法”,缺乏“双向调节”的内在“活力”,就必然陷于矛盾之一端,导致“浮、滑、薄”“板、刻、结”“邪、甜、俗、赖”等用笔之大弊。
至于武夷岩茶的“岩骨”是怎样产生的?那种爽洌而沉厚、质实而鲜活的独特口感从何而来?一位当地的老茶师告诉我,岩茶生长在武夷丹霞地貌的风化砂石上,地表水分难以保持,为适应环境而生成发达的根系,广泛吸收各种养分。同时,枝叶上会分泌出一种类似动物胶质的东西,当太阳照射时将毛孔封住,防止水分蒸发,而当阳光消失时则沉回叶底,让叶面呼吸。这一点,可以在陆羽《茶经》中得到印证:“其地,上者生烂石,中者生砾壤,下者生黄土也。”